1. 有人说“石涛是绘画界的曹雪芹”,这话有道理吗?

有人说“石涛是绘画界的曹雪芹”,这话有道理吗?

题主的问题:有人说“石涛是绘画界的曹雪芹”,有道理吗?

笔者的回答:此种比喻,是“有人”的认知和权利,无可厚非。但就笔者而言,恐难以苟同。

两人都是“生于繁华,终于沦落”。

美图手机mp1718是几,美图手机mp1718是什么型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石涛,是明宗室后裔,明靖王朱赞仪十世孙,属于明朝遗民。曾出家当和尚以逃避政治迫害,自称“苦瓜和尚”。晚年虽曾“接驾”,但并没因此得到帝王的重视,仍在扬州卖画为生。

曹雪芹也出生在烜赫一时的贵族世家,曾祖父曹寅曾是康熙的宠臣。曹家衰落之后,住在西郊的曹雪芹,常常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日子。

曹雪芹,因家世从鲜花着锦之盛,一下落入凋零衰败之境,使他深切的体验着人生悲哀和世道无情,也摆脱了原属阶级的庸俗和褊狭,看到了封建贵族家庭不可挽回的颓败之势,同时也带来了幻灭感伤的情绪。他的悲剧体验,他的诗画感情,他的探索精神,他的创新意识,全部融入到一部呕心沥血的“旷世奇书”《红楼梦》里。

美图手机mp1718是几,美图手机mp1718是什么型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a、这部宏伟巨著是我国封建末世的历史画卷。

它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了贾家荣、宁两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揭露了地主阶级贵族集团的荒淫***,互相欺诈,残酷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罪恶。也歌颂了地主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努力努力的反抗行为;广泛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预示着封建社会必然崩溃、没落的历史趋势。

美图手机mp1718是几,美图手机mp1718是什么型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b、红楼梦是我国古典***的最高峰,塑造了众多丰满人物。

除贾宝玉、林黛玉外,作品成功的塑造了数以百计的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形象,其中不乏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人物,如:王熙凤、薛宝钗、尤三姐,晴雯、刘姥姥等。

c、《红楼梦》结构宏伟而又自然,好像完全是生活的再现。

作者特别善于描写家庭琐事,千头万绪,穿插错落;又脉络分明,有条不紊。在平凡的细节描绘中,反映了生活的本质。

比喻欠妥,浅议如下:

一、身世近似,皆出身高贵,后家道中落,一生落魄坎坷。

曹雪芹出身于没落的贵族。他的祖上是一个百年望族,属于大官僚地主家庭。十三岁之前,作为豪门公子,生活富华奢靡;由于父亲被革职抄家,家道中落,社会地位一落千丈;移居北京后,成为普通贫民,饱经沧桑巨变,备尝世态炎凉之酸苦。

中国绘画史上伟大的画家,“清初四僧”之一,石涛(1642—1707年) 是明靖江王朱赞仪十世孙,朱亨嘉的长子。清初,其父朱亨嘉企图称监国,不料失败而被唐王处死。幼小的石涛靠着内官的庇护保全了性命。他由桂林逃到全州,在湘山寺削发为僧,改名石涛。

二、评价不同,皆有杰出贡献,但文化历史地位差异大。

当今,曹雪芹的成就与《红楼梦》的伟大,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在国外,全译本也有20多种。英国著名的东方文化研究者阿瑟·韦利曾评价:“《红楼梦》是世界文学的财富,它的出现给世界文学增加了荣誉,它使世界文学创作者受益匪浅。”

英国人有句话:宁愿失去英伦三岛,也不愿失去莎士比亚。可见萨士比亚在英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之响亮与崇高。

  早在2001年,红学研究者蔡义江先生就曾说过:“曹雪芹是我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与成就,比之于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普希金、托尔斯泰都毫不逊色。但令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一座国家级的曹雪芹纪念馆或博物馆,这与曹雪芹的崇高地位和他对中华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是极不相称的。”也有学者感叹,不仅在国内,在国外,曹雪芹的知名度与其他世界级作家相比也仍有差距。

作为明末清初的绘画大家石涛,其在中国绘画史上影响巨大,他既是中国绘画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中国绘画史上罕见的思想者,齐白石曾称其“下笔谁敢泣鬼神,二千余载只斯僧”。《石涛画语录》几乎成为中国画学史乃至中国美学史的压卷之作。

吴冠中曾说过一段很有名的话:“中国现代美术始于何时,我认为石涛是起点。西方推崇塞尚为现代艺术之父,塞尚的贡献属于发现了视觉领域中的构成规律。而石涛,明悟了艺术诞生于‘感受’,古人虽也曾提及中得心源,但石涛的感受说则是绘画创作的核心与根本,他这一宏观的认识其实涵盖了塞尚之所见,并开创了‘直觉说’‘移情说’等西方美学立论之先河。这个17世纪的中国僧人,应恢复其历史长河中应有的地位——他是世界现代艺术之父。他的艺术观念与创造早于塞尚200年。”

三、领域不同,影响力及历史地位悬殊,比喻欠妥当。

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红楼梦是名著,而且有近百年对他的研究,形成不同的“红学研究”影响是深远的。石涛在国画界虽有很大知名度,但始终是国画的沧海一角,国画的影响力比不得文学的影响力那么广大与深远,是肯定的。提出这种可比性或许是从绘画考古的角度出发。我在广州历史博物馆搞历史画时,处于***后期,一位搞废品收购伙计弄了张复盖废品的画,正是石涛生平最大的画(八尺),广州市博视为珍宝,偷偷装裱,怕中央收去,已成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