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圈'展望,成渝的长处和短板,如何形成发展合力动力?
成都、重庆都是西部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成渝两市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成都在科技、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方面优势明显,对成都平原地区的中小城市起着重要的辐射与带动作用。
区位优势明显:处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沿长江通道横轴和包昆通道纵轴的交汇地带,是全国重要的城镇化区域,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自然禀赋优良,综合承载力较强,交通体系比较健全。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西部经济基础最好、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金融等产业实力强,具有较强的国际国内影响力。人力***丰富,创新创业环境较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等改革经验丰富,开放型经济体系正在形成,未来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
城镇体系日趋健全:成渝地区各城市间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一脉,经贸往来密切,区域交通、农业、商贸、教育、科技、劳务等领域合作不断加强,毗邻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川渝合作进程逐步加快,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
尽管有诸多利好,发展潜力巨大,但仍需要清醒认识成渝城市群与世界级城市群的客观差距。与世界级城市群相比,成渝城市群仍存在着城市规模缺乏层次、内部同质竞争严重、城际交通联结不畅、创新实力差距明显、区域协调机制缺位等问题。
成渝经济圈是以成都、重庆为核心的西南部城市群组合而成。从建国以来的发展成就看一直令人瞩目。成都一直是西南经济中心、文化中心,重庆曾做过国民***陪都——是我国西南政治中心,也是我国第四个直辖市。这两座城市与西部其它城市相比,其经济基础条件还是比较好的。 成渝经济圈长处是:成都和重庆两大城市的科技人才充裕、工业基础较好,金融服务业也是一枝独秀,该经济圈对西部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不足之处是:成渝经济圈经济活动范围几乎被限制在四川盆地。古人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说明四川盆地对外交通一直就受局限,四川盆地的人、物正常情况下难以出川的。因此,成渝经济圈也很难向盆地之外地区(如云贵、青海、甘肃)辐射。即使在发达的长江经济带上,成渝经济圈活动范围也被限制于长江上游地区。
成渝经济圈在未来发展中,要想“出川”——向外辐射,必须在几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尽快建成郑州——重庆高铁,构建昆明——贵阳——重庆——郑州——京津地区,通过这条黄金通道紧密联系起来,把东南亚——中国大陆腹地的经济要素紧密“串联”起来,打通东南亚至我国内陆腹地的陆路便捷通道,从而提升和抬高成渝经济圈的地位和作用。 其次,打通欧亚大陆桥节点城市——兰州至成都——贵阳——昆明——东南亚的高铁快运通道,从而贯通东南亚的新加坡、泰国、缅甸等国通往中亚、欧洲的陆路快捷通道。这样两地之间交通物流及成渝经济圈本地的交通物流将被激活,并给成渝经济圈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第三,进一步强化长江水路通道建设,强化成都、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长江沿线特大城市经济往来,水运毕竟是物流成本最低的运输方式;在此基础上,尽快打通以上特大城市的沿江高铁。使成渝在水运、高铁、航空等方面与沿江特大城市形成立体交通网络,从而显现成渝经济圈的优势更加明显。 笔者认为,通过以上三个方面,促使东南亚、中亚、欧洲等世界***通要素,国内沿江水运、高铁等方面的优势——都将“云集”成渝经济圈,以上各种积极要素在成渝经济圈形成合力,挖掘其背后发展的动力,由此形成成渝经济圈的后发优势,抬高和提升成渝经济圈的地位和作用。那么,成渝经济圈的崛起就指日可待也。
成渝双城经济圈作为国家战略,对于整个国家的均衡发展意义重大,对于建立国家战略大后方举足轻重。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成都和重庆均是新一线城市,也是颇具国际知名度的现代化大都市,GDP总和接近4万亿元,是中国非常耀眼的双子星座。因此成渝双城经济圈蓝图一经提出,便成为一个热点,成都和重庆也是立即行动,纷纷推出各自的落地规划,并着手实施。同时成都和重庆互动频繁,在各个层面和领域加快了对接与合作。
成渝双城经济圈的诸多机会和优势确实在国内得天独厚,如交通连接,产业合作,文化融合,消费规模,地理位置,科研教育等,某种程度上,你可以把两个城市看成一体两面,已经具有高度圈层特点。因为成都和重庆本身就是一家人,原来是四川的两个中心城市,二者同文同语,往来十分密切。但是即使有这么好的基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依然任重道远,并存在非常大的短板和缺陷,如果不能解决好这些问题,真正的成渝双城经济圈就难以实现。
成渝双城经济圈最大的问题是中间地带塌陷,两个城市直线距离200多公里,但中间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城市,这就大大削弱了两个城市一体化程度。所以成渝双城经济圈除了现在相向发展之外,还需要补齐中间的短板,在连接地带打造诸如深圳与广州之间的惠州与东莞哪样的大城,方能实现成都和重庆的真正一体化,从而成为中国经济第四极,爆发出极大的发展能量。
目前而言,成渝塌陷地带的自贡和内江均是地级市,两个城市之间空白地带仅仅30公里,所以可以在二者之间建设内自新城,这样就有基础形成一个300万人口大城,适当时候可以将内江和自贡合并,成立沱江市,其GDP可以突破4000亿,新的沱江市距离成都和重庆基本等距,都在100公里左右,从而将塌陷地带变为隆起地带。
此外在四川盆地中部的遂宁和潼南之间规划建设川渝新城,遂宁作为地级市,潼南作为重庆的一个县,虽然实力弱于内自新城,但这是成渝双城经济圈最具一体化发展方向的布局,川渝新城一旦建成,意味着成都和重庆从地理意义上具有同城化特点了。潼南距离重庆市区大概50公里,而遂宁的大英正在申请设区,其距离成都的淮州新城也就50公里。这样在成都和重庆之间将会再出现一个200万人口大城,GDP规模可以达到3000亿级,再次夯实成渝中间塌陷地带。